当下,中国作为全球扫地机器人的主要生产基地,迎来了出口订单的生产旺季。据央视财经报道,苏州一家扫地机器人企业物流部负责人透露,因今年出口订单显著增长,工厂从年初便一直满负荷运转。当地另一家企业扫地机事业部负责人也表示,海外订单已排到年底,仅欧洲市场就实现了百分百以上的增长。不仅是欧洲,国内各大扫地机器人企业也加大了对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大好。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环境风云变幻,欧盟新电池法的生效以及墨西哥计划加征关税的消息,给相关出口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样的形势下,工业丝路平台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出口订单排到年底,扫地机器人市场持续火热
今年扫地机器人在海外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从数据来看,今年1 - 7月份,苏州市总计出口包括扫地机器人在内的家电产品5588万台,同比增长4.2%。而国际数据公司(IDC)跟踪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全年出货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全年销额达9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9.7%;平均单价上涨7.6%至452美金。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达509.6万台,同比增长11.9%。需求的增长也推动着企业不断提升产能与生产效率,江苏苏州某扫地机器人企业引入智能制造设备后,生产周期从原本的40天提升到30天。
在国内市场,“国补”政策成为扫地机器人销量增长的重要推手。今年1月 - 7月国内扫地机器人销售额达106亿元,同比增长40%。在“国补”和商家优惠券的双重优惠下,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入心仪产品,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可替代繁琐家务劳动的家电产品需求日益旺盛,扫地机器人凭借其解放双手的特性,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选择。
欧盟新电池法生效,企业需直面合规挑战
2025年8月18日,欧盟新电池法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正式生效,这一法规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全球电池行业激起千层浪。所有在欧盟销售电池的生产商都必须在相关成员国完成EPR注册并获得有效的ERP注册号,否则将面临罚款或商品下架的风险。
新电池法涵盖了从设计、生产到回收的整个电池生命周期,目的是确保投放到欧盟市场的所有电池都是可持续、高性能且安全的。例如在有害物质限制、标签标识、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电池管理系统要求、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合格评定、符合性声明、CE标志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2024年8月18日起,所有容量大于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LMT电池和EV电池都需要提供包含所需参数的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测试报告,以证明产品符合欧盟要求;固定式储能系统、LMT电池和EV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应包含能用于确定电池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的最新数据 。后续,不同类型电池还需按照规定时间起草碳足迹声明。
对于扫地机器人出口企业而言,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必须满足欧盟新电池法的各项要求。企业需要及时完成EPR注册,确保产品获得进入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法规对电池性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以适应法规变化,避免因不合规导致产品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
墨西哥计划加税,企业需警惕市场风险
据彭博社爆料,墨西哥政府计划在9月8日前提交的2026年预算提案中加入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内容,涉及汽车、纺织品等常用品类,扫地机器人行业也可能受到波及。墨西哥此举,一方面可能是迫于美国的压力,美国近年来不断在贸易方面向墨西哥施压,试图让其配合对中国商品加税;另一方面,墨西哥自身也可能存在保护本土产业的考量。
但墨西哥似乎没有充分考虑到加税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以其汽车产业为例,对美出口的整车里,35%的零部件从中国进口,若对中国零部件加关税,成本至少涨12%。这部分成本要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引起美国车企不满;要么由墨西哥企业自己承担,导致利润减少甚至裁员。从宏观角度看,加税会使墨西哥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加剧,民众生活成本增加。同时,边境那些依赖中国原材料加工后转口美国的小厂也将面临倒闭风险,大量工作岗位流失。
对于中国扫地机器人出口企业来说,如果墨西哥加税政策落地,出口到墨西哥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将下降,订单量可能减少。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市场风险评估,密切关注墨西哥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工业丝路平台助力企业破局
在扫地机器人出口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实则暗藏诸多政策风险的复杂情况下,工业丝路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多维度的支持与帮助,助力企业突破困境。
1. 精准市场对接:工业丝路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信息壁垒。面对欧盟市场,平台帮助扫地机器人企业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对产品功能、设计、环保等方面的偏好,精准匹配潜在客户,助力企业在满足欧盟新电池法的基础上,优化产品,拓展市场份额。对于因墨西哥可能加税而需要开拓新市场的企业,平台能精准定位其他具有潜力的海外市场,如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客户需求,帮助企业快速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分散市场风险。一家原本主要依赖欧洲和墨西哥市场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在工业丝路平台的帮助下,成功与非洲和南美洲的多家采购商建立合作,订单量并未因潜在的贸易风险而减少,反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2. 一站式外贸服务:从报关、物流到结汇,工业丝路平台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在欧盟新电池法生效,企业需要应对复杂的认证和法规要求时,平台协助企业完成各类认证流程,解读法规要点,确保报关资料准确无误,避免因认证和报关问题导致货物滞留或退回。在物流方面,平台整合优质物流资源,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为企业制定最合适的运输方案,降低物流成本。面对墨西哥可能加税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平台保障结汇环节的安全与快速,稳定企业资金流转,让企业无后顾之忧。
3. 政策解读与风险防控:工业丝路平台组建专业政策研究团队,实时跟踪欧盟新电池法、墨西哥加税政策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动态。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政策解读和应对策略建议,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防控,灵活调整业务方向。当得知欧盟新电池法即将生效时,平台迅速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培训,邀请专家详细解读法规内容,指导企业如何调整产品和生产流程以符合法规要求。对于墨西哥加税的传闻,平台也及时对企业进行风险预警,协助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如寻找替代市场、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等 。